孩子轻生的背后:I 孩子的心灵为何“举轻若重”
编辑: 时间:2020-08-11
在这里,
我们不想去细数那些孩子、少年、青年人以结束生命的方式离去的具体消息,他们的名字与经历......
并不是我们应该乐道的。
但当这样的消息不断重复出现,一阵一阵的冲击又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在每一个轻生的孩子背后,
是怎样的处境使得他们作了“唯一的选择”?
假如他们还能站在我们面前,
我们有办法拉住他们奔死的脚步吗?
我们又如何能识别出孩子生命中的风险?
为此,我想写下这一个系列的小文,与大家一起思考当中的问题,为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做一些探讨。
—·—·—·—今日探讨 —·—·—·—
孩子心理承受力变差了吗?
孩子的心灵为何“举轻若重”?
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或者父母批评、做了些违反纪律的事情,甚至只是缺交作业……让这些年轻人付出生命的,可能只是我们眼中的一些不太足道的小事。这距离我们心理咨询中的******风险评估中的第一条:巨大的痛苦,仿佛有着很大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才会有“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的慨叹。
但我们不妨先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理解一下现在的孩子们的处境,特别是心理处境。
处于需要底层的是生理和安全层次上的需要。可以说,现在在这两个层次需要满足上还很缺乏的家庭越来越少。即使是相对缺乏的家庭,可能也在先满足孩子的情况下,令孩子感受到了这两个层次的相对满足。
当处于下层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满足,
上层的需求就会变得 强 烈 和 重 要 。
所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年代成长的孩子,自然要比在物质匮乏年代成长的孩子,需要更多地满足其更上层的需求,诸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种需求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孩子无法抗拒的。
不是他们纯粹地变脆弱了,是他们的成长的环境给了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心理的需要,给了他们更多地被人关注的需要。如果他们这种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这是另一个事实),健康心理的构建就会有所缺失。
诚然,当下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只是这种关注的增长,也许并没有跟上孩子需求的增长。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就是:绝大部分处于更优物质环境中的孩子都会产生更强的情感心理需求,但却只有一部分提供了这一物质环境的家长增长了关注!
同时,能够积极关注的家长,可能基于客观环境,如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等,又未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切实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又或者,缺乏经验的我们给予了很多淹没式的爱和自由,而不是支持的能量、能源……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能仍然更依赖于通过礼物、奖品(这些是我们曾经缺失的,曾经关注的)去表达感情,或弥补对孩子陪伴的缺失;依赖于通过严厉的要求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未来的重视;依赖于通过苛责来激发孩子的斗志和坚强(这些可能是从我们的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
却始终没有真正触及孩子空虚的、等着被填充的那个心灵部分:
爱与归属,尊重与自尊。
因此,我们无法用“我们小时候哪里这么不能接受批评”来做简单的对比,就判定现在的孩子不应该这么“脆弱”。
成长环境可以说在底层需求供应上是如此的不同,直到导致了许多环境因素的改变,不同需求层次的需求的变化。在普遍的心理情感关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长期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其心理需求长期被忽略,是造成不少孩子心理能量不足,举轻若重,呈现出一定脆弱性的原因之一。
此外,何谓“巨大的痛苦”,在我们眼里的“巨大”和孩子心理体验的“巨大”,其实差异也是“巨大”的。
先举个反方向的例子。比如,我们小时候吃根冰棍就极高兴了,只个雪糕就是巨大的满足。但现在的孩子可能需要哈根达斯才能开心起来,因为一般雪糕都是日常供应,是“必须品”了。
所以,很多一样的生活事件,从现在孩子的心理事实这个角度上讲,已经有了与以往显著不同的体验与意义。当中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我们一般不会注意到的。
比如在校生活,比如违纪。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信息传输技术的更新,现在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比以前紧密了。而且孩子们一般都知道,家长和老师之间有很便捷的通信方式,比如电话、短信,甚至微信。
好的方面当然是,孩子有被监督之压力,所以能够更好地要求自己,自觉守规守矩。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校双方密切配合教育,取得更优效果。而消极一面就是孩子一旦犯错就容易产生大的心理负担。因为可以预见,老师可以很容易就将之告知家长(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某种他不想接受的惩罚)。对于某些容易犯错、经常犯错的孩子来说,更可能无形中有被“揭发”(从孩子的角度看)的威胁,难免要承受无形的超强的压力。
所以,我们看起来很正面积极的密切的家校联系,当其在大部分家庭中发挥着正向作用的同时,在一些孩子的体验和心目中,可能是消极的。或者,在某些孩子的某个特殊时间点上的体验,是极其消极的。在这种消极的体验中,一个不大不小的批评,可能也会让孩子很紧张,感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是否确实很少关注这些孩子所面临的这样的“心理事实”?
我们都知道,事实和“心理事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便捷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在影响着孩子的“耐力”。特别是在大城市,很多生活事件都变得简单、方便了,包括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从小到大可能更习惯于一种“不等待”“不忍耐”的生活方式,比如口渴了马上可以有水喝,甚至好喝的饮料,他们根本不需要学习去忍受,忍耐。所以,有时候稍微大一点的压力,在孩子那里的力量变会倍增。在我们看来是轻于鸿毛,在孩子那里却重于泰山。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这是一个教育的新时代,不仅是因为有许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可以参考,更因为这个时代给孩子带来了与哪怕只是30年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而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
以上谈到的种种,都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关系到环境“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等等,是客观存在的。而孩子,在这个方方面面都变化着的环境中,作为一个没有选择权的抛入,我想,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回到心理情感关注需求较低的状态中去,而只能认清他们这种正在增长的需求,努力找寻面对的办法。
中科院心理咨询培训课程火热报名中,详情参阅公众号
更多精彩请关注小未心理公众号及抖音
------分隔线----------------------------